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吴波

发布日期: 2024-03-26 阅读次数: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b6572a00c07c401bb6a9f9e11d1efbce.jpg

吴波,男,1968年10月生,重庆人。88年07月毕业于原华中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获学士学位;91年01月和93年11月毕业于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力学专业,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93~95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95~00年在原哈尔滨建筑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00年至今在华南理工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95年晋升副研究员;97年破格晋升研究员;99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95~06年曾先后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6个月)、日本京都大学(3个月)、香港理工大学(7个月)从事合作研究工作。

先后指导硕士生46人(其中36人已毕业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博士生18人(其中7人已毕业)。先后主讲本科生课程《建筑结构抗震与防灾》、《结构稳定》、《专业英语》,以及研究生课程《结构随机振动理论》、《结构振动控制理论》、《结构抗火理论》。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资助的项目和专题8项、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省部级(注:教育部、建设部、黑龙江省、广东省)项目11项、境外合作项目4项、其他纵横向项目15项,共计38项。


出版专著2部。发表国际期刊论文15篇、国内期刊论文118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28篇;被SCI、EI、ISTP收录50余篇;被SCI他引34次、国内学者他引近900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其中2项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均已授权)。应邀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邀请/主题报告13次,并担任09年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novation & Sustainability of Structures in Civil Engineering的大会共同主席。

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具体包括:98年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2)、0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排名第1)、04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排名第1)、02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排名第1)、02年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排名第2)、98年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3)。

先后被评为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珠江学者)、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建设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广州市十大杰出青年;荣获广东省丁颖科技奖、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广东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注:培养期满被评为先进个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先后担任国际结构控制与监测学会中国分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建筑交通与水利学科(专业)评审组副组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现代设计法研究会模糊分析设计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抗振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随机振动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理事、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工及水电站建筑物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结构抗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结构减震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材与结构防火学术研究委员会理事、广东省空间结构学会理事、《土木工程学报》理事会理事,以及《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世界地震工程》和《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等学术刊物的编委。


主要从事结构抗灾(抗震、抗火)领域的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部分成果在沈阳市政府大楼接层抗震加固工程、沈阳邮政枢纽大厦、沈阳和泰大厦、沈阳方圆大厦、佛山世纪莲体育中心体育场、广州中华广场等大型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主持完成了摩擦消能器在我国的首例工程应用,以及06年建成时世界规模最大的独立张拉索膜屋盖结构的施工监控工作。

此外,还先后担任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98~00)、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兼土木工程系系主任(03~08)、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07~现在)等行政工作,主持建成了05年落成时国内高校领先的结构耐火实验室。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发布日期: 2024-03-26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