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基于减、隔震联用的钢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寇恒 陈前瑞 宋彧 陈文凯 池佩红

寇恒, 陈前瑞, 宋彧, 陈文凯, 池佩红. 基于减、隔震联用的钢结构动力响应分析[J]. 钢结构(中英文), 2022, 37(8): 17-25. doi: 10.13206/j.gjgs21111802
引用本文: 寇恒, 陈前瑞, 宋彧, 陈文凯, 池佩红. 基于减、隔震联用的钢结构动力响应分析[J]. 钢结构(中英文), 2022, 37(8): 17-25. doi: 10.13206/j.gjgs21111802
Heng Kou, Qianrui Chen, Yu Song, Wenkai Chen, Peihong Chi. Dyna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Steel Structure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Vibration Reduction and Isolation[J]. STEEL CONSTRUCTION(Chinese & English), 2022, 37(8): 17-25. doi: 10.13206/j.gjgs21111802
Citation: Heng Kou, Qianrui Chen, Yu Song, Wenkai Chen, Peihong Chi. Dyna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Steel Structure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Vibration Reduction and Isolation[J]. STEEL CONSTRUCTION(Chinese & English), 2022, 37(8): 17-25. doi: 10.13206/j.gjgs21111802

基于减、隔震联用的钢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doi: 10.13206/j.gjgs21111802
基金项目: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20IESLZ05);“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B0504104)。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寇恒,男,1994年出生,硕士,工程师。Email:1658737149@qq.com

Dyna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Steel Structure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Vibration Reduction and Isolation

  • 摘要: 基于减、隔震联用能为结构提供多道抗震设防的思想,提出了一种适合高烈度地区建造高层钢结构的应用技术。为了研究减、隔震联用对高层钢结构的减震特性,对比分析了层间隔震位置的布置规律,根据结构层间剪力和楼层加速度值对比,并考虑经济效果,得出将层间隔震布置在第4层柱顶(刚度突变处)的方案。建立了传统抗震结构(模型Ⅰ),层间隔震结构(模型Ⅱ),减、隔震联用结构(模型Ⅲ)的SAP 2000有限元模型,通过反应谱分析,得到三种模型的自振周期,通过罕遇地震下8度(400 cm/s2)和8度半(510 cm/s2)的地震动计算分析,得到3种模型的层间位移、楼层加速度、层间剪力、隔震支座和防屈曲支撑的滞回曲线。
    结果显示:对比模型Ⅰ和模型Ⅱ,8度(400 cm/s2)和8度半(510 cm/s2)地震作用下模型Ⅲ的隔震层位移降幅分别为10.5%、14.8%;在400 cm/s2和510 cm/s2地震作用下,模型Ⅰ楼层加速度峰值逐渐变大,模型Ⅱ、模型Ⅲ较模型Ⅰ在隔震层以上楼层相对加速度峰值显著减少,且楼层间变化幅度不大,模型Ⅲ相比模型Ⅱ的隔震层以下楼层加速度更低;模型Ⅱ结构顶层相对加速度较模型Ⅰ减少50%左右,模型Ⅲ结构顶层相对加速度较模型Ⅰ减少可达到60%;400 cm/s2作用时模型Ⅱ和模型Ⅲ隔震层以下楼层的剪力比最大值分别为0.710和0.613,而隔震层以上楼层的分别为0.449和0.427;在510 cm/s2作用下,模型Ⅱ、模型Ⅲ隔震层以下楼层的剪力比最大值分别为0.741和0.602,而隔震层以上分别为0.421和0.389;罕遇地震下铅芯隔震支座(LRB)的滞回曲线饱满,最大位移达到161.6 mm (510 cm/s2)、124.5 mm (400 cm/s2),消耗了大部分地震作用,模型Ⅲ铅芯隔震支座的滞回环较模型Ⅱ的有所减小,说明底部布置防屈曲支撑(BRB)分担了部分地震作用,与LRB联用产生互补效果;500 cm/s2下滞回环较400 cm/s2的明显增大。分析表明,结构布置减、隔震装置对上部楼层减震效果更显著,而且从整个结构来看,减、隔震联用结构比层间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更优,在更高烈度地震作用下减、隔震联用表现出更佳的减震性能,更能为结构提供安全保障。
  • [1] 丁洁民, 涂雨, 吴宏磊, 等.减隔震组合技术在高烈度抗震设防区的应用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 2019, 40(2):77-87.
    [2] Kujime, Sone, Tomohisa.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okyo Nihombashi tower[J].Structure:Journal of Japan Structural Consultants Association, 2015, 48(12):50-51, 12.
    [3] 何志烽.减隔震联合设计实用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广州:广州大学, 2019.
    [4] 陈晓彬.减震与隔震联合使用结构振动台试验与有限元分析[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 2017.
    [5] 李皓, 张龙飞, 陶忠, 等.单跨框架教学楼橡胶隔震与BRB减震联合加固技术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 2019, 35(2):31-40.
    [6] 饶力, 罗洵, 游庆.江西某钢框架结构办公楼基础隔震研究[J].钢结构, 2019, 34(4):65-68.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8] 陈亚丹.高层框架结构层间隔震的地震响应研究[D].西安:西安工业大学, 2018.
    [9] 于敬海, 包立刚, 张锡治, 等.高层框架层间隔震结构抗震性能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16, 38(1):60-64.
    [10] 金建敏, 谭平, 周福霖, 等.下部减震层间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 2012, 31(6):104-108.
    [11] 李素娟, 王宏伟, 张化振, 等.支撑钢框架结构住宅支撑优选研究[J].钢结构, 2017, 32(2):66-71.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隔震设计标准:GB/T 51408-202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1.
    [13] 高向宇, 张腾龙, 黄海涛, 等.用防屈曲支撑改进钢框架-支撑结构抗震性能的设计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0, 36(9):1206-1214.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61
  • HTML全文浏览量:  38
  • PDF下载量:  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11-18
  • 网络出版日期:  2022-10-2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