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一种适用于非圆形建筑平面的新型球面弦支穹顶结构静力性能研究

闫翔宇 巩昊 张起舞 于敬海 陈志华 王少华 王政凯

邹安宇. 钢管混凝土柱壁板为何要求全熔透焊接?[J]. 钢结构(中英文), 2022, 37(1): 53-53.
引用本文: 闫翔宇, 巩昊, 张起舞, 于敬海, 陈志华, 王少华, 王政凯. 一种适用于非圆形建筑平面的新型球面弦支穹顶结构静力性能研究[J]. 钢结构(中英文), 2021, 36(4): 1-10. doi: 10.13206/j.gjgS20052702
Xiangyu Yan, Hao Gong, Qiwu Zhang, Jinghai Yu, Zhihua Chen, Shaohua Wang, Zhengkai Wang. Static Behavior Research for New Spherical Suspendome Structures of Non-Circular Architectural Plan[J]. STEEL CONSTRUCTION(Chinese & English), 2021, 36(4): 1-10. doi: 10.13206/j.gjgS20052702
Citation: Xiangyu Yan, Hao Gong, Qiwu Zhang, Jinghai Yu, Zhihua Chen, Shaohua Wang, Zhengkai Wang. Static Behavior Research for New Spherical Suspendome Structures of Non-Circular Architectural Plan[J]. STEEL CONSTRUCTION(Chinese & English), 2021, 36(4): 1-10. doi: 10.13206/j.gjgS20052702

一种适用于非圆形建筑平面的新型球面弦支穹顶结构静力性能研究

doi: 10.13206/j.gjgS2005270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8414)。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闫翔宇,男,1980年出生,博士,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Email:yanxy@tju.edu.cn

Static Behavior Research for New Spherical Suspendome Structures of Non-Circular Architectural Plan

  • 摘要: 现有球面弦支穹顶结构主要适用于平面投影为标准圆形的建筑,其结构周圈的支座位于同一标高。当建筑要求的平面为多边形或者由多段不同直径圆弧构成的不规则曲线形状时,现有常规的球面弦支穹顶布置形式无法满足该类建筑的需求。为研究球面弦支穹顶在平面投影为多边形或多段圆弧构成的非标准圆形建筑中的适用性,介绍了一种新型球面弦支穹顶结构体系,该体系适用于非圆建筑平面,通过采用位于不同标高内的支座将受力性能较好的球面弦支穹顶结构应用到平面投影不规则的建筑中。其平面投影轮廓轴线由八段圆弧组成,长轴尺寸89.89 m,短轴尺寸82.674 m,短轴方向矢高4.104 m,长轴方向矢高4.876 m。上层单层网壳采用K8+联方型网格布置,共设置了五道环索和撑杆。
    研究了矢跨比、撑杆长度、环索初拉力、环索截面积和支座水平刚度等参数变化对该新型弦支穹顶结构的结构位移、杆件内力和支座反力等静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短轴矢跨比、撑杆长度、环索初拉力、环索截面积和支座水平刚度的增大,新型球面弦支穹顶结构最大竖向位移减小。2)网壳最大轴力随着撑杆长度、环索初拉力、环索截面积和支座水平刚度的增大而减小,不随短轴矢跨比变化。撑杆内力和环索内力随着短轴矢跨比和支座水平刚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环索初拉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撑杆长度和环索截面积变化复杂。环索节点不平衡力随着短轴矢跨比、撑杆长度和支座水平刚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环索初拉力和环索截面积的增大而增大。3)随着短轴矢跨比增大,支座水平反力基本不变,而支座竖向反力减小;随着撑杆长度和环索截面积的增加,支座水平反力减小,而支座竖向反力增加;随着环索初拉力的增大,支座水平反力、支座竖向反力值减小;随着支座水平刚度的增大,支座水平反力增大,而支座竖向反力减小。
  • [1] 陈志华.弦支穹顶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 闫翔宇,王少华,于敬海,等.一种适用非圆建筑的球面弦支穹顶结构:CN204126098U[P].2015-01-28.
    [3] 闫翔宇,于敬海,于泳,等.河北北方学院体育馆屋盖弦支穹顶结构分析与设计[J].建筑结构,2015,45(16):6-10

    ,95.DOI: 10.19701/j.jzjg.2015.16.002.
    [4] 陈志华,徐皓,王小盾,等.天津于家堡大跨度单层网壳结构设计与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2015,48(增刊):91-95.DOI: 10.

    11784/tdxbz201505017.
    [5] 于敬海,渠瑞娟,赵腾,等.考虑支座性能弦支穹顶空间结构静动力性能分析[J].结构工程师,2018,33(4):63-69.

    DOI: 10.15935/j.cnki.jggcs.2017.04.010.
    [6] 葛家琪,王树,梁海彤,等.2008奥运会羽毛球馆新型弦支穹顶预应力大跨度钢结构设计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7,28(6):10-21

    ,51.DOI: 10.14006/j.jzjgxb.2007.06.002.
    [7] KANG W J,CHEN Z H,LAM H F,et al. Analysis and design of the general and outmost-ring stiffened suspen-dome structures[J]. Engineering Structures,2003,25(13):1685-1695.DOI: 10.1016/SO141-0296(03)00149-4.
    [8] 于敬海,王少华,王小盾,等.两种不同曲面形状椭圆弦支穹顶结构性能对比与弹塑性稳定分析[J].建筑结构,2017,47(23):6-11.

    DOI: 10.19701/j.jzjg.2017.23.002.
    [9]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 7-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11] 刘树堂,黄卫林.弦支穹顶结构环索预应力设计方法对比研究[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8,20(6):87-96.

    DOI: 10.13969/j.cnki.cn31-1893.2018.06.011.
    [12] 陈志华,郭云,李阳.弦支穹顶结构预应力及动力性能理论与实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4,34(5):42-45.

    DOI: 10.19701/j.jzjg.2004.05.016.
  • 期刊类型引用(11)

    1. 姜顺航,冉明明,李国强,孙飞飞,陈江,裴少帅. 高强钢角焊缝的强度模型和设计建议. 建筑结构学报. 2024(06): 224-234 . 百度学术
    2. 李彬,刘校,钟国辉. 不同焊接热输入的Q690-QT高强钢焊接接头抗拉性能. 钢结构(中英文). 2024(05): 34-40 . 本站查看
    3. 卢倍嵘,刘忠陪,舒兴平,吕伟荣. 端板攻丝高强度螺栓连接拉剪复合受力设计方法研究. 建筑结构学报. 2024(10): 206-216 . 百度学术
    4. 蔡骜,陈满泰,左文康,段立平,赵金城. 高强度钢材低温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与预测模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4(11): 1707-1715 . 百度学术
    5.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4. 中国公路学报. 2024(12): 1-160 . 百度学术
    6. 向政宇,郑凯锋,衡俊霖,王杰. 高强钢在桥梁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四川建筑. 2023(02): 279-283 . 百度学术
    7. 魏欢欢,陈晨,郑东东,杜小云. 海洋腐蚀环境下高强度钢材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人民珠江. 2023(08): 82-92 . 百度学术
    8. 曲凯,杨俊芬,郝际平,薛强,路朋. 国产12.9级高强度螺栓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建筑结构学报. 2022(06): 103-116 . 百度学术
    9. 李红俊,曲占元. 700 M Pa级Ti强化热轧高强钢焊接工艺分析. 河北冶金. 2022(08): 14-18+31 . 百度学术
    10. 张茗渊,柯珂. Q690和Q275角钢螺栓连接块剪破坏承载性能研究. 建筑钢结构进展. 2022(11): 47-55 . 百度学术
    11. 雷天奇,魏欢欢,郑东东,关晓迪,万亮婷,李涛. 高强度钢材腐蚀疲劳研究综述.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06): 48-52+62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79
  • HTML全文浏览量:  91
  • PDF下载量:  23
  • 被引次数: 2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10-20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7-2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